马基复习
Abstract: 纯手打,悄悄发布,给有缘人看
目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绪论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 19 世纪 40 年代,创始人是马克思和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生活的时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西欧已经有了相当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一方面带来了社会化大发展的迅猛发展,另一方面又造成了深重的社会灾难。第一,社会两级分化,工人极端困苦。第二,周期性经济危机频繁爆发。
无产阶级在反抗资产阶级剥削和压迫的斗争中,逐步走向自觉,并迫切渴望科学的理论的指导。1831 年法国里昂工人第一次起义,1834 年举行第二次起义;1836 年英国爆发宪章运动;1844 年德国西里西亚的纺织工人举行起义。工人运动的兴起,标志着现代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19 世纪西欧三大先进思潮为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提供了直接的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哲学全书》中的黑格尔辩证法,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自然观)、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亚当·斯密《国富论》中的古典自由主义,大维·李嘉图)、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欧文,圣西文,傅立叶)。19 世纪的三大科学发现,即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生物进化论,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自然科学前提。
马克思的著作:《资本论》第一卷,《法兰西内战》,《哥达纲领批判》,《反杜林论》
恩格斯的著作:《资本论》第二、三卷,《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合著:《神圣家族》,《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
马克思主义的内涵: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列宁科学地剖析了帝国主义的经济基础、深刻矛盾和统治危机,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发生并取得胜利的论断。
1917 年,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俄国工人阶级和革命人民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列宁在领导俄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俄国实际相结合,创立了列宁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发展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起,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确立为指导思想,并在不断探索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科学性:马克思主义是对自然、社会和人类思想发展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
人民性: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
实践性:马克思主义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并随实践而不断发展的学说
发展性: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学说,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用一句话概括就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哲学
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哲学的基本问题:恩格斯提出,一是存在和思维、物质和意识谁为本原的问题,即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区分出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二是存在和思维、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统一性的问题,即思维是否能够认识或彻底认识世界的问题(区分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实践
实践的本质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社会性的物质活动,具有客观实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三个基本特征。
客观实在性:实践是人类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它虽然是人类有目的、有意识的行为,但本质上是客观的、物质的活动
自觉能动性:与动物本能的、被动的适应性活动不同,人类的实践活动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社会历史性:实践是社会性的、历史性的活动,实践一开始就是社会性的活动,实践的社会性决定了它的历史性
实践的基本结构
实践的主体、客体和中介是实践活动的三项基本要素,三者的有机统一构成实践的基本结构。
主体:具有一定的主体能力、从事现实生活实践活动的人
客体: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中介: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手段的程序或方法
实践形式的多样性
实践的形式可分为三种基本类型:
一是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决定着社会的基本性质和面貌
二是社会政治实践,即处理各种政治关系的实践,主要指人们的政治活动
三是科学文化实践,是创造精神文化产品的实践活动
物质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
列宁对物质的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意义:
第一,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了不可知论。
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
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物质和意识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
物质和意识之间的关系:
一方面,物质决定意识,体现在意识的起源和本质上。
意识的起源:一方面,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另一方面,意识也是社会发展的产物,社会实践,特别是劳动,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意识在内容上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又不是物质本身。
另一方面,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这种反作用就是意识的能动作用,体现在:第一,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第二,意识具有创造性。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第四,意识具有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
一方面,尊重客观规律性是正常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另一方面,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统一于物质。
第一,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是自然界长期演化发展的产物,依存于自然界,并通过实践活动改造着自然界。自然界先于人类而存在,并不依赖人类意识而存在。
第二,人类社会本质上也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物质世界的一部分,是物质存在的一种特定形态。
第三,人的意识统一于物质。
运动
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
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离开物质的运动和离开运动的物质都是不可想象的。
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相对的静止。
相对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具体包括两种状态:空间的相对位置暂时不变和物质的根本性质暂时不变。
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了对立统一的关系。
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体的基本存在形式。
唯物辩证法
本质特征:
一、唯物辩证法本质上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二、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的统一
三、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论
三大规律:
一、对立统一规律
二、量变质变规律
三、否定之否定规律
联系
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
联系的特点: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条件性
发展
物质世界处于永恒的运动之中,而物质世界的运动中内在地包含着事物的变化和发展,其中变化泛指事物发生的一切改变,发展则是事物变化中的前进的、上升的运动。
物质世界的发展,特别是人类社会的发展,其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
对立统一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矛盾的对立属性又称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又称同一性。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连结、相辅相成。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体现在:第一,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发展是在矛盾统一体中的发展。第二,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第三,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
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体现在:第一,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第二,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性力量。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各个具体事物的矛盾、每一个矛盾的各个方面在发展的不同阶段上各有特点。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地。
主要矛盾是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次要矛盾是矛盾体系中处于从属地位、对物质发展起次要作用的矛盾。
“两点论”是指在分析事物的矛盾时,不仅要看到矛盾双方的对立,而且要看到矛盾双方的统一;不仅要看到矛盾体系中存在着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而且要看到次要矛盾、矛盾的次要方面。
“重点论”是指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并以此作为解决问题的出发点。
“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要求我们,看问题既要全面地看,又要看主流、大势、发展趋势。
量变质变规律
事物包括质、量、度三方面的规定性。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度是保持事物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度的两端叫关节点或临界点,超出度的范围,此物就转化为他物。事物的量和质是统一的,量和质的统一在度中得到体现。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组成要素排列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发展渐进过程的连续性。
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发展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是: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并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第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量变质变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量变质变规律的方法论意义:一方面,当事物的发展处在量变阶段时。要踏踏实实做好日常工作,为未来重大改变做准备。另一方面,当质变来临的时候,要果断地,不失时机地抓住机遇,促成质变,使工作迈上新台阶。
否定之否定规律
事物的发展是通过其内在矛盾运动以自我否定的方式而实现的。否定之否定规律就是要揭示事物自己发展自己的完整过程及本质。
事物内部都存在着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肯定因素是维持现存事物存在的因素,否定因素是促使现存事物灭亡的因素。
辩证否定的本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事物的辩证否定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要经历事物自我发展的两次否定、三个阶段即“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有规律过程。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事物的发展不是直线式前进,而是螺旋式上升的。
否定之否定规律对于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按照否定之否定规律办事,就要求我们树立辩证的否定观,反对形而上学地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要对事物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使实践活动符合事物自我否定的辩证本性。同时,又要求我们正确看待事物发展的过程,既要看到道路的曲折,更要看到前途的光明。
认识
对认识的本质的观点(认识论):
一、唯物主义。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认识路线,坚持反映论的立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人的一切知识都是从后天接触实际中得来的。
二、唯心主义。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认识路线,否认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认为认识先于人的实践经验。
三、旧唯物主义。以感性直观为基础,把人的认识看成是消极地、被动地反映和接受外界对象,类似照镜子那样的反射活动,所以又被称为直观的、消极被动的反映论。
四、辩证唯物主义。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能动的反映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坚持以科学的社会实践为特征的实践观,即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社会性的物质活动。
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一方面,认识的反映特性是人类认识的基本规定性,反映的摹写性表明了反映的客观性。另一方面,认识的能动反映具有创造性,认识是一种在思维中的能动的、创造性的活动,而不是主观对客观对象简单、直接的描摹或照镜子式的原物映现。
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具有直接性和具体性。
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具有间接性和抽象性。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第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第二,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第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十六字方针: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人们认识一定事物的过程,是一个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认识的过程首先是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这个过程主要表现为在实践基础上认识活动由感性认识能动地飞跃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运动的第一次飞跃。
要实现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还必须由认识再回到实践中去,实现认识的第二次能动飞跃,其必要性和重要性在于:第一,认识世界的目的是改造世界。第二,认识的真理性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运动,是一个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又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辩证发展过程。
真理
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真理的客观性指真理的内容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于人和人的意识的客观内容。
任何真理都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二者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第一,真理的绝对性。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主客观统一的确定性和发展的无限性。第二,真理的相对性。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及其本质和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度的、不完善的。第三,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相互依存,任何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又是相互包含的。绝对之中有相对,相对之中有绝对。
马克思主义真理的绝对性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真理的相对性又要求我们必须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第一,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客观和主观相符合。检验真理就是检验人的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是否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第二,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实践的直接现实性是它的客观实在性的具体表现。实践的直接现实性的品格,是实践能够成为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主要根据,也使实践成为最公正、最有权威的“终极审判官”。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即绝对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唯一性、归根到底性、最终性,离开实践,再也没有其他公正合理的标准。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即相对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条件性。一方面,任何实践都会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因而都具有不可能完全证实或驳倒一切认识的局限性;另一方面,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实践,由于历史条件的种种限制,实践对真理的检验具有相对性、有限性,表现为具体的实践往往只是在总体上证实认识与它所反映的客观事物是否相符合,而不可能绝对地、永恒地、一劳永逸地予以确证。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实际对真理的检验不可能一次完成,实践检验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
价值
作为哲学范畴,价值是指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意义关系,是客体对个人、群体乃至整个社会的生活和活动所具有的积极意义。
价值具有主体性、客体性、多维性和社会历史性四个基本特征,它们是价值本质的表现。
第一,价值的主体性。价值的主体性是指价值直接与主体相联系,始终以主体为中心。
第二,价值的客观性。价值的客观性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客体对于主体的意义不依赖于主体的主观意识而存在。
第三,价值的多维性。价值的多维性是指每个主体的价值关系具有多样性,同一客体相对于主体的不同需要会产生不同的价值。
第四,价值的社会历史性。主体和客体的不断变化决定了价值的社会历史性。价值关系中的主体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的具体的人,随着实践和历史的发展,主体和客体以及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发生变化,导致人们对客体价值的判断也发生改变。
唯物史观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生产方式。
自然地理环境是指与人类社会所处的地理位置相联系的自然条件的总和,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永恒的、必要的条件,是人们生活和生产的自然基础。自然地理环境的优劣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并对社会发展起促进或延缓的作用。
人口因素也是重要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对社会发展具有影响和制约作用。人口的数量、质量和结构等因素对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
物质生产方式,通常简称生产方式,是指人们为获取物质生活资料而进行的生产生活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物质生产方式决定人类社会的发展。首先,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其次,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最后,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和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
根据不同的主体,社会意识可分为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个体意识是个人的生活经历和社会地位等在自己头脑中的反映,是个人社会实践的产物;群体意识是群体成员共同的意识,是群体实践的产物。
根据不同的层次,社会意识可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社会心理是低层次的社会意识,是自发的、不系统的、不定型的社会意识,表现为人们的感知、情绪、心态、习俗等,以感性认识为主;社会意识形式是高层次的社会意识,是自觉的、系统的、相对稳定的社会意识,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科学等,以理性认识为主。
社会意识形式有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之分。意识形态是指反映一定经济关系、政治关系,以及一定阶段或社会集体利益和要求的思想体系,是社会意识诸形式中构成观念上层建筑的部分,主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自然科学和语言学、形式逻辑等一部分社会科学不具有社会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的性质,不反映特定社会集体的利益和要求,不服务于特定经济政治制度和特定阶级,因而属于非意识形态。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社会意识是人们进行物质交换的产物。
社会意识是具体的、历史的。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相应地或早或迟地变化和发展,但不管怎样变化和发展,其根源总是深藏于经济事实当中。但社会意识并非消极被动地受制于社会存在,它既依赖于社会存在,又有其相对独立性。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是指,社会意识在从根本上受到社会存在决定的同时,还具有自身特有的发展形式和发展规律。主要表现在:一是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具有不完全同步性和不平衡性。二是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存在相互影响且各自具有历史继承性。三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是 通过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实现的。
社会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或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生产力具有客观现实性和社会历史性。生产力是结构复杂的系统,其基本要素包括:一是劳动资料,也称劳动手段。它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所运用的物质资料或物质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二是劳动对象。一切自然物质都是可能的劳动对象,其中引入生产过程的部分则是现实的劳动对象。三是劳动者。劳动者是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劳动技能和知识,能够运用一定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从事生产实践活动的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的重要因素。科学技术能够应用于生产过程,与生产力中的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等因素相结合而转化为实际生产能力。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在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最基本的,它是人们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前提。根据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生产关系区分为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其根本特征是:生产资料为劳动者共同占有,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处于平等地位,在产品分配上不存在剥削。另一种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其根本特征是:生产资料归少数剥削者占有,劳动者占有很少或根本没有生产资料,并在生产中处于被剥削地位。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是: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在二者的关系中,生产力是居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的方面。其一,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其二,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化。当生产关系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时,人们就要变革旧的生产关系,建立新的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第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形: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上层建筑由意识形态以及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和政治组织两部分构成。意识形态又称观念上层建筑,主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和政治组织又称政治上层建筑,包括国家政治制度、立法司法制度和行政制度,以及国家政权机关、政党、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政治组织形态和设施。观念上层建筑和政治上层建筑的关系是:政治上层建筑是在一定意识形态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政治上层建筑一旦形成,就成为一种现实的力量,影响并制约着人们的思想理论观点。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辩证统一的。首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其次,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再次,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构成二者的矛盾运动。最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内在联系构成了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社会发展的动力
社会基本矛盾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一般来说,社会基本矛盾是其他一切社会矛盾的根源,规定和制约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社会主要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的具体表现。
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的表现,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阶级是一个经济范畴,也是一个历史范畴。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阶级的产生、存在和发展是同经济发展过程联系在一起的。
社会革命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革命是指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基础上的社会生活的全面变革,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社会关系、思维方式、思维观念的重大变革。狭义的社会革命主要是指社会形态的变更,既新的社会形态取代旧的社会形态。
社会革命的实质是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
社会革命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的锐化。生产力的发展和旧的生产关系、经济基础的发展和旧的上层建筑之间出现矛盾冲突,是社会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社会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体现在:首先,社会革命是实现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手段和决定性环节。其次,社会革命能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和伟大作用。最后,无产阶级革命将为消除阶级对抗,并充分利用全人类的文明成果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创造条件。
改革是同一种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部分质变,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又一重要动力。
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集中表现在:它是一定程度上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有效途径和手段。改革适用于解决现存的社会体制存在的问题,在不改变社会基本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某些方面和环节进行变革,从而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
科学技术作为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志,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科学技术是一个复合概念。科学是指对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正确认识,是反映客观事实和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及其相关的活动。科学主要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技术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技术包括生产技术和非生产技术。狭义的技术就是指生产技术,即人类改造自然、进行生产的方法与手段。科学和技术是辩证统一的整体。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表现为群众史观与英雄史观的对立。
英雄史观的产生有其深刻的认识根源、社会历史根源和阶级根源。从认识根源看,英雄史观之所以产生,主要是因为人们的认识停留在历史现象的表面,把活跃在历史前台的少数英雄人物的作用尤其是他们的意识的作用加以夸大并绝对化,而无视广大人民群众及其历史活动的作用。从社会历史根源看,英雄史观的产生同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大多数人从事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少数人从事政治统治、垄断精神文化生活有关。从阶级根源看,剥削阶级的思想家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需要宣传唯心史观,抹杀广大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
与英雄史观相反,群众史观认为历史的创造者不是个别英雄,而是人民群众。唯物史观在考察谁是历史的创造者时坚持了如下原则:首先,唯物史观立足于现实的人及其本质来把握历史的创造者。其次,唯物史观立足于整体的社会历史过程来探究谁是历史的创造者。再次,唯物史观从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入手来考察和说明谁是历史的创造者。最后,唯物史观从人与历史关系的不同层次上考察谁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从质上看,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从量上看,人民群众是指社会人口的绝大多数。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有着不同的内容,包含着不同的阶级、阶层和集团,但其中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
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实践的主体,在创造历史中起决定性的作用。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是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社会前进的过程相一致的。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广大的劳动群众是物质资料生产活动的主体。
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物质生产活动的主体是人民群众,精神生产活动的主体也是人民群众。人民群众通过物质生产实践为创造精神财富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和设施。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在创造社会财富的同时,也创造并改造着社会关系。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经济条件对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有着首要的、决定性的影响。一定历史阶段所达到的生产力水平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物质基础和前提。
政治经济学
自然经济即自给自足经济,指生产是为了直接满足生产者个人或经济单位的需要,而不是为了交换的经济形式。自然经济生产力水平低下,排斥社会分工,生产规模狭小。
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商品经济得以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有两个:一是存在社会分工,二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商品是用来交换、能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或两种属性,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有用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一切劳动产品所共有的属性,离开了它商品就不复存在。使用价值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
决定商品交换的比例的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价值。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脑力和体力的耗费。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社会属性。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其对立性表现在: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其统一性表现在: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
商品是劳动产品,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活动,即人的脑力和体力的耗费。任何一种生产商品的劳动,一方面是特殊的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一般的抽象活动,这就是劳动的二重性。正是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
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规律。这一规律的主要内容和客观要求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
价值规律在市场配置资源过程中的作用表现在:
第一,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第二,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决定性动机,就是无休止地获取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这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性就是剩余价值规律。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
劳动力成为商品,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其一,劳动者在法律上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自己的商品来支配;其二,劳动者没有任何生产资料,没有生活资料来源,因而不得不依靠出卖劳动力为生。
像任何商品一样,劳动力商品也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但是,劳动力是特殊的商品,它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具有不同于普通商品的特定。劳动力的价值包括三个部分:(1)维持劳动者本人生产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2)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3)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劳动力商品在使用价值上有一个很突出的特点,就是它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在消费过程中能够创造新的价值,而且这个新的价值比劳动力本身的价值更大。
不可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生产资料的价值通过工人的具体劳动被转移到新产品中,其转移的价值量不会大于它原有的价值量。
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可变资本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不是被转移到新产品中去,而是由工人的劳动再生产出来。
资本家提高对工人剥削程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最基本的方法有两种,即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或提高劳动强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所生产的剩余价值。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工资表现为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这是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
资本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社会同历史上有过的一切其他社会制度一样,其生产、发展以及最终为另一种更高级的社会制度所替代,都是由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性规律决定的,是不为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认历史过程。
与封建社会相比,资本主义显示了巨大的历史进步性:第一,资本主义将科学技术转变为强大的生产力。第二,资本追求剩余价值的内在动力和竞争的外在压力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第三,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作为上层建筑在战胜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小生产的生产方式,保护、促进、和完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从而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
从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看,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这是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第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包含着一切冲突的萌芽”。第二,资本积累推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不断激化并最终否定资本主义本身。第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社会化的更高形式,将成为社会主义的前奏。第四,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科学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从空想到科学;从理想到现实;从一国到多国;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第一,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
第二,无产阶级是最先进最革命的阶级,肩负着推翻资本主义旧世界、建立社会主义和无产主义新世界的历史使命。
第三,无产阶级革命是无产阶级进行斗争的最高形式,以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为目的。
第四,社会主义社会要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组织生产,以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需要为生产的根本目的。
第五,社会主义社会要对社会生产进行有计划的指导和调节,实行按劳分配。
第六,社会主义社会要合乎自然规律地改造和利用自然,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第七,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坚持科学的理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第八,无产阶级政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始终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第九,社会主义社会要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逐步消灭剥削和消除两级分化,实现共同富裕和社会全面进步。
第十,共产主义是人类最美好的社会,实现共产主义是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